About us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地质公园自然、人文历史意义
恐龙最早出现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早期,绝灭于六千五百万年前中生代末,统治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地球历史的中生代也被称作“恐龙时代”。目前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化石发现,正式描述和命名的多达八百余种。保护好莱阳恐龙化石遗迹,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具有较高科学品味的观赏游览、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的场所,也提供一个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的平台、地学普及和启智教育的基地。建设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对于资源保护和开展科研、科普活动具有重要的自然意义和重大的人文历史意义。
一、重要的自然意义
白垩纪地层剖面、恐龙类化石及产地、莱阳生物群化石及产地等都是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莱阳地区地层剖面、各类化石、地质地貌等保存完整,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探究我国鲁东地区乃至东亚地区白垩纪地史的重要事件和奥秘,并在预防当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以及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等诸多方面提供借鉴意义。地质公园建设必将拉动绿化工程、环境治理、道路建设、水源改造、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多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公园内的环境和生态条件,在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涵养水源、减少土壤水分蒸腾、调节空气相对湿度、抵御旱涝自然灾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可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并可提高群众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改善、美化生存环境的自觉性,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
地质遗迹是地球在其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且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遗产,同时也是人类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地质环境资源。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发建设,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为人们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亦是地质公园建立后保护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二、人文历史意义
(一)促进社会进步和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通过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随着保护以及宣传工作的开展,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建设地质公园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等科学知识和法制知识更加普及并潜移默化地、深刻地启发和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创建优良自然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必将对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最佳方式是开展旅游。丰富的白垩纪地质遗迹是开展地学旅游和科普教育的良好资源。因此,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能够提高莱阳旅游资源的科学品味,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促进地方旅游业的繁荣,带动县域经济的良性科学发展。
(二)开展科普教育和乡土旅游
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参观、展览、组织夏令营、地学旅游等活动,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品位,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爱好和兴趣。这里将成为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的重要场所和群众喜爱的“科普园地”。它将对提高公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科学素养及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发挥强有力的辐射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莱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园区内含有大量的有关地球演化的信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有利于有序开展科学研究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各类学术交流会议、科学考察会议的举办,可提高莱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