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
白垩纪
白垩纪
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让上亿年的化石“活”起来让课本里的东西“走”出来、“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参观”变“参与”

穿越化石林

穿越化石林

穿越化石林去探险,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

YEAR


1923-2023

莱阳的恐龙等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自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有许多著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在此进行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如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谭锡畴、中国恐龙之父杨钟健,我国古哺乳动物学奠基人之一周明镇和黄土之父刘东生,以及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和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等,他们都为莱阳古生物研究做出过开创性的工作。

WHO WE ARE ?

山东莱阳白垩纪

自1923年至今,莱阳古生物共有3次大发现和发掘。第一次是1923-1930年,谭锡畴教授在莱阳发现大量恐龙骨骼化石,瑞典古生物学家维曼随后对谭锡畴采集的恐龙化石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了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龙—中国谭氏龙;1950-1958年,以杨钟健、刘东生、周明镇为首的科学家对莱阳恐龙进行了第二次大发现和发掘,杨钟健发表了著名的《山东莱阳恐龙化石》,并发掘了新中国第一龙—棘鼻青岛龙;198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在菜阳成立,代表着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2008年至今,由中科院汪筱林教授带队,对莱阳恐龙蛋、恐龙化石等古生物化石和地层进行考察,发现大量恐龙蛋、恐龙化石及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确认了莱阳恐龙化石富集层和埋藏规律。

图片名称

莱阳恐龙动物群

图片名称

张和国际树化石林

图片名称

主碑

诸多“世界第一”,使莱阳成为古生物科考界的殿堂

莱阳的白垩纪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连续,化石埋藏丰富,种类繁多,是研究白垩纪地球和生物演化最理想的地区之一,

也是许多其他同类型地质公园所不能比拟的地方。

莱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Museum galleries

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建筑面积3630平方米,以莱阳白垩盛世为背景,体现“走进莱阳白垩纪生物乐园”主题,展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恐龙蛋化石群、热河生物群三大生物群共生特色,充分彰显自然天成的莱阳风貌。

张和国际树化石林

Fossil tree garden

张和国际树化石林建成于2015年,占地面积约80亩,是胶东最大的迁地保存展示树化石林,园内共有近400棵来自7个国家的珍稀树化石,多是裸子植物,有两个世界之最,一个是世界最高,一个是世界最粗。

汪筱林及其科考队

Wang Xiaolin team Dig

2008年至今,由中国科学院新生代科学家汪筱林教授带队,对莱阳恐龙蛋、恐龙化石等古生物化石和地层进行考察,发现大量恐龙蛋、恐龙化石及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确认了莱阳恐龙化石富集层和埋藏规律。

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

Gorges

2008年至2010年,汪筱林带领科考队在莱阳进行详细地质考察发现了这些奇特的峡谷地貌,命名为“莱阳平原恐龙峡谷群”,共有13条之多,在这些峡谷群中发现了大量恐龙和恐龙蛋的富集区和富集层位。

赵闯恐龙手绘图

Zhaochuang Dinosaur hand drawing

莱阳目前的恐龙复原图由我国古生物复原图绘制第一人赵闯手绘。复原图根据恐龙骨骼化石和其他科学资料绘制,向我们展现了生活在中生代陆地上的恐龙形象。

主碑

Main stone tablet

主碑以博物馆镇馆之宝——棘鼻青岛龙的棒状棘为外形,以不同层次的颜色,展示了白垩纪发育完整,出露连续的白垩纪地层,是地质公园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