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2014
2014年,科考队继续完善野外地质教学和科普教育基地,并复制两具棘鼻青岛龙骨架,棘鼻青岛龙50年后重回故乡,安放在其出土的1号遗址馆内。

2011
2011年12月,国土资源资源部批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同时化石保护试验研究取得巨大进展。

2010
2010年4-7月,中科院-莱阳联合恐龙科考队对莱阳市吕格庄镇金岗口青岛龙地点(1号地点)进行发掘,同时发现多个化石富集层位的2号地点并抢救性发掘。11月,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授予莱阳市“中国恐龙之乡”称号;12月山东莱阳金岗口恐龙遗迹省级地质公园正式授牌。

2006
2006年建成莱阳市金岗口恐龙遗迹(县级)地质公园



2016
2016年2月4日,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正式开园营业。

2013
2013年中央媒体对莱阳恐龙发掘现场进行了采访报道,莱阳荣获首批国家重点化石产地等称号。

2011
2011年3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莱阳科研科普基地在莱阳成立。同年,国土资源部授予莱阳首批野外科学观测基地称号。

2009
2009年9月底,莱阳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签署“保护性开发恐龙化石遗址、建设莱阳恐龙地质公园的协议”。


地质公园范围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包括金岗口和凤凰山两个园区,总面积104.63km²。其中,金岗口园区47.75 km²,凤凰山园区56.88km²。
地质公园总体发展目标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原始的地质遗迹景观为基本资源,以白垩纪标准层型地层剖面和恐龙化石群、莱阳生物群等古生物化石为显著特色,同时包含了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等多类地质遗迹的综合性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观光旅游价值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申报成功获得国家级地质公园资格后,经过3年的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标识系统、解说系统和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专业的导游队伍,进一步完善公园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打造国内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并按时揭碑开园。开园后经过5-10年的建设,将其打造成硬件设施过硬,软件服务过硬,科研交流、科普教育活动频繁,研究硕果累累,集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功能的我国重要的白垩纪地学科学研究基地,并最终申报、建设、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