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恐龙之乡”——莱阳,莱阳是中国有名的“中国恐龙之乡”,与同类型的恐龙公园相比,这里的白垩纪系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连续,化石埋藏丰富,是研究白垩纪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理想的地区之一,辖区内恐龙、恐龙蛋、恐龙足迹化石三位一体,富集共存,属世界罕见。这里拥有全国罕见的三个著名白垩纪化石生物群。一大批著名的中外地质古生物学家曾在这里进行开拓性的野外工作和科学研究,发现了大量以鸭嘴龙为代表的古生物化石,揭开了我国恐龙、恐龙蛋、翼龙以及昆虫和植物化石研究的序幕。
公园总规划面积15.46k㎡,分为金岗口和凤凰山两个园区。其中,主园区——金岗口园区位于莱阳市西南部的吕格庄镇金岗口村至将军顶一带。2014年地质公园获得山东省教育科普基地称号,2017年荣获烟台市第一批研学科普教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教学实习基地等荣誉称号。
一、利用资源优势 ,转变思路
依靠着如此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及“中科院科研科普基地”、“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等国字号名片,2017年5月起,这支年轻的研学团队开始开展以“穿越白垩纪,争做擒龙小勇士”为主题的科普研学活动。活动以“让探索成为习惯”为主题,带着前来参加活动的青少年穿越亿万年白垩纪恐龙峡谷,亲临野外挖掘现场,模拟科学家修复等等,从课程的设计、参观互动到动手参与,让学生在了解基本恐龙和地层知识的基础上动脑动手,让上亿年的化石“活”起来让课本里的东西“走”出来、“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参观”变“参与”。为他们了解古生物、近距离接触科学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第二课堂,受到众多学校、旅行社、教育机构的热烈响应。
除了社会团体,研学团队还尝试与学校结成对子,共同打造课外综合实践基地,并与学校老师一起制定不同主题的研学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和老师对地质地貌、古生物的认识,还宣传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也帮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精心组织课程研发设计
除了平常的带队导师工作以外,研学团队的主要任务便是参照不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研发设计不同梯度的研学活动。从一日研学产品的“博物馆寻宝”、“恐龙峡谷探险记”、“变身小科学家”到后期研发的2-3日行程中的“解救鹦鹉嘴龙”、“博物馆奇妙夜”,再到如今引进显微镜、化石APP等高科技手段的“微观化石”、“化石复活”产品,和“地球最美的眼泪”、“瓶中白垩纪”等创意性产品,在场馆有限的前提下,团队坚持创新,不断开发出一系列孩子们喜闻乐见、动手参与性强的活动,变枯燥为乐趣,让孩子们真正体验到了科学带来的乐趣,学到了课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知识。
同时,我们还创建了“白垩纪少年科学院”,通过吸纳优秀小队员组成预备队,并度身打造“走近中科院、走进天文台”等精彩行程。如今,已有5000多名研学队员荣获少年科学院预备队员称号,他们也成了公园的“忠实粉丝”。
三、团队分工,各司其职
这个年轻的研学团队,从最开始的零基础到如今成熟研学体系,最初从单纯的景区参观向研学旅行转型,仅仅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完事开头难,这一年里,地质公园研学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了培训队伍、市场营销队伍、课程设计队伍和带队老师队伍,在这条路上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团队里,各个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市场部负责与旅行社、研学机构和学校对接,总体协调研学团体行程;课程设计部负责精心打磨课程活动,从一日到多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对课程的要求;宣传部负责研学活动的宣传和策划,负责整个研学活动前期活动的策划、中期的执行、后期的宣传和总结,此外还负责每一期活动中建立家长老师微信群,在群中将活动内容予以现场直播并与家长互动;带队老师也有刚柔的完美配合:女老师多以耐心、细致、体贴入微的关怀赢得了众多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而男老师则以严厉、风趣、幽默的带队风格成为众多小朋友追捧的对象;后勤部负责整个团队吃住行等安全和医疗保障,为研学团队保驾护航。在团队每个人的配合和努力下,自去年五一以来,公园共接待研学团体1300多个,参与青少年9万多人次。为莱阳及周边地市的青少年综合素质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